注册  |  登录

【英雄会】明健飞:如何让照片给人以回味?

2018/10/11 17:53:28 来源: HPA湖南摄影网 作者:HPA湖南摄影网


HPA/中国摄影艺术节是国内创办最早、影响广泛的摄影节庆活动,是一场中国摄影人展示作品、交流技艺、探讨发展的盛会。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将于2018年11月18日在三门峡举行。为了挖掘优秀的摄影作品,主办方特招募优秀摄影师参加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之“2018摄影节英雄会”活动,欢迎广大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按照“日常遇见”、“非常发现”、“见非所见”这三项主题分阶段提供作品。


湖南摄影人积极参与“2018摄影节英雄会”活动,在活动第一、二阶段的比拼中,先后共有6位湘籍英雄入围。其中,第一阶段入围作者:郭立亮、唐俊、万文英、周洋,第二阶段入围作者:明健飞、郑艳辉。


第三阶段征集正在进行!时不我待,快抓紧最后的机会,扫描下方二维码投稿!同时,我们也欢迎参加过第一、二阶段征集的作者继续投稿!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作品的是在“2018摄影节英雄会”第二阶段中,成功入围的湖南摄影人明健飞。



明健飞  MING JIANFEI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好照片,应该引起观看者对事物本质更深层次的联想和反思,给人以多种回味。



湖南摄协此次组织我们参赛,也是对我长期的拍摄经历来一次总结和回顾的机会。赛事第二阶段,我选的8张参赛照片,拍摄的时间跨度近10年,几乎已是翻箱底了。


明健飞“2018摄影节英雄会”活动入围作品:


车窗内外

青藏铁路列车窗外的高原景色,映衬着一趟闲适的旅行。


仿真 

一位市民懒散的姿势,与四周的雕塑形态相映成趣。


午后斜光

在阳伞巨大的投影下,美术馆前悠闲的市民。

 

在媒体从事新闻摄影多年,回想起来,我拍照片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开始相当长的时间内,我追求的是怎样用构图、光影等影像语言,将被拍摄对象尽可能生动地、富有冲击力地展现在画面上。后来才渐渐感觉到,照片如果仅停留在反映事实本身的层面,即使拍得再生动,往往也有单薄乏力之嫌。好照片,应该引起观看者对事物本质更深层次的联想和反思,给人以多种回味。也就是说,照片不应止步于就事论事,而应有触类旁通的效应,如同一叶知秋,它所表达的不仅是“这一个”,而且是“这一类”。


女孩 

车展上,在车中休息片刻的车模。


历史与现实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万人坑,历史与现实集合在同一个屋顶下。


工地舞者

在斑驳的光影中,安装隧道顶棚的建筑工人,像在进行一场动作优美的现代舞表演。 


一张照片,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构成了照片里事物的外形;主观,则为照片里被拍摄的事物赋予了意义。尽管照片一经拍下,事物的外形就已凝固不变,但不同的人看照片,或将照片置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对照片意义的解读却有可能朝多个方向延伸。

 

比如,我这次参赛的照片《城上乌云》,类似电影《后天》里那样乌云滚滚的场景,我感觉这已不单是对一场暴风雨某个瞬间的视觉记录,而且也展现了对于长期以来的气候异常表示忧虑的象征意义。另一张照片《人啊人》,在用作新闻报道时,我会写明,这是将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排练时的一个场景。但这张照片视觉构成具有的象征性,其实可能已流露出我潜意识中对中国人团队精神的认知,或是否还有其它的解读,也未可知。


城上乌云

标示着一场暴风雨来临的乌云笼罩在城市上空 。


人啊人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的排练现场。

 

照片多重性解读的潜在可能,源于图像在含义呈现上有某种模糊性。相对于文字表述的清晰,照片的内容表述也许有更多的包容性和神秘感。当然,如果超越画面视觉元素本身的边际,对照片的涵义在文字上任意作过度解读,那又是画蛇添足了。

 

英国学者约翰·伯格说:“相机所传输的外观究竟是一个建构的、人造的文化制品,还是像一个脚印一样,是某个对象经过以后自然留下的痕迹?答案为,两者皆是。”拍照片,看照片,都是有味道的事情。所不同的是,照片被快门凝固,只需短暂的一瞬,但看照片,却最好不要那么急躁,慢慢看,慢慢体会,才能看出故事,看出味道。


图文|明健飞

责编|唐妙    

美编|夏雪芹



本文来源:HPA湖南摄影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