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采访团在飞鸟乐园合影 / 崔俊忱 摄
立冬几日,逐步进入冬藏季节,长沙各地乡村农田里的稻谷收割得干干净净,粮食均进仓入库,荷塘中残存着枯枝败叶,却有鸭子成群结队在其间游弋觅食或嬉戏追逐。那一片连成一片的蔬菜基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白菜、包菜、萝卜……这里的冬日就像春天一样欣欣向荣,充满着希望的生机。
11月17日,在湖南摄协HPA摄影网活动部部长崔俊忱带领的摄影采访团,来到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拍摄。采访团分成两组,大家深入白箬铺镇各个村、组,展开“大美乡村·幸福长沙”摄影大展组织的采访创作活动。
采访团一组首先来到胜和村,该村位于八曲河畔,两岸人民依水而居,孕育并传承了勤劳、孝顺、谦虚、和谐、团结的“和”文化与“善”文化。在这里,采访团的成员看到在镇党政领导下,全村干部群众打造产业强、生态好、环境优、人心美的原生态美丽宜居村庄,采访团跟踪拍摄了这里和睦的村民、富裕的生活及美丽的屋场。在奇奇果园拍摄蔬菜种植、农庄美食、农耕文化、自然科普。

美丽宜居村庄 / 刘俊 摄

农家乐 / 邓雪山 摄

采摘无花果 / 彭明安 摄

丰收的喜悦 / 崔俊忱 摄

精心采摘 / 崔俊忱 摄

绿色蔬菜 / 尹霞 摄

蔬菜种植 / 崔俊忱 摄

茆江古桥带不走的记忆 / 邓雪山 摄

流淌的幸福 / 尹霞 摄

安居乐业 / 彭明安 摄

美食飘香 / 邓雪山 摄

乡村特色 / 尹霞 摄

农家乐厨师 / 彭明安 摄

农家美食 / 尹霞 摄

乡村红色文化 / 彭明安 摄
采访团一组又依次来到光明村和大塘村,采访团一组在光明村参观了以“红”“绿”“金”三色文化为基础打造的莲花大塘屋场。他们一边听取村干部的介绍,一边感受光明村的变化,一边拍摄新农村的美丽。在光明村还建造了飞鸟乐园,这里有3600余只珍奇鸟类供游人欣赏;建造了松鼠谷,散养着近2000只不同品种的松鼠,为青少年创造寓教于乐的科普园地。在大塘村,这里有个规模宏大的无花果采摘园,无花果园里绿色的无花果在悄悄竞相生长,逐渐长大,变色成熟,果农忙于采摘,摄影师们都很兴奋,忙于捕捉最美瞬间。

光明村飞乌乐园 / 刘俊 摄

布谷学堂 / 刘俊 摄

光明村松鼠谷主题乐园 / 刘俊 摄

松鼠乐园 / 彭明安 摄

小松鼠 / 尹霞 摄

喂食珍禽 / 彭明安 摄

展翅 / 崔俊忱 摄

和谐家园 / 邓雪山 摄
与此同时,采访团二组的摄影师们去到黄泥铺村、淑一村、龙唐村及白箬社区深入采访拍摄。这里有贝拉小镇、抗美援朝红色教育基地、党史学习馆、李淑一珍藏馆,有继文种植专业合作社、菊花基地,有赵家新屋、蝶恋花、斑竹塘、梨子湾美丽宜居村庄等等。
这里产生的“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黄泥精神鼓舞人们的斗志,这里实施了“三池一地”“四园一训”的建设,实现了户户有美丽花园、四季果园、示范菜园,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和”文化传承 / 周其亮 摄

贝拉小镇 / 悔亚丰 摄

不止于欢乐 / 邓国强 摄

方圆广场 / 吴莉 摄

光明村莲花塘露营基地 / 郑贝贝 摄

广场一角 / 吴莉 摄

黄泥铺村六尺巷的故事 / 悔亚丰 摄
这里有“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精准扶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劳动致富的收获。

精心加工 / 悔亚丰 摄

龙唐村瓜篓子丰收 / 悔亚丰 摄
一个个美丽的场景,一次次掀启快门的定格,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张张激情画面的扑捉,摄影师们用心灵的感受和智慧的记录,创作了属于长沙的、时代的、最美丽的乡村。